多核与异构系统性能调优策略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10-24 00:56:35 阅读量: 20 订阅数: 22 AIGC 

高性能计算前沿探索
### 多核与异构系统性能调优策略
在当今的计算领域,多核架构和异构多核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对这些系统进行性能优化,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两种不同的性能调优策略,分别是针对GMRES(m)重启频率的智能调优策略,以及用于异构多核心系统组件优化组合的自适应离线调优策略。
#### GMRES(m)重启频率的智能调优策略
在处理线性系统求解问题时,GMRES(m)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迭代算法。而重启频率的选择对于算法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增加和减少策略在设置重启频率时,往往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性能提升有限。
提出的缓存大小策略对于自动调优(AT)在增加和减少策略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没有缓存信息的情况下,很难实现一个良好的减少策略,因为通常很难设置一个合适的最大重启频率。而使用缓存大小策略,可以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设置最大值。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加速比方面,减少策略比增加策略更快。
通过在T2K开放超级计算机的一个节点上进行性能调优,使用AMD四核皓龙(16核)处理器,发现提出的AT策略与没有分层缓存大小的原始策略相比非常高效。对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稀疏矩阵集合的22个矩阵进行评估,增加方法(Xabclib的实现)平均加速比为1.13倍,减少方法(Aquilanti的方法)平均加速比为4.25倍。
传统减少策略的一个缺点是难以确定最佳的最大重启频率。如果指定的值太大,算法运行时间会很长;如果指定的值太小,算法可能根本无法收敛。而基于缓存大小信息选择合适的最大重启频率,使减少策略的性能提高了15倍。
在平均加速比方面,如果最大频率设置得当,减少策略优于增加策略。分层缓存信息是设置合适最大频率的关键因素。
|策略|平均加速比|
| ---- | ---- |
|增加方法(Xabclib实现)|1.13倍|
|减少方法(Aquilanti方法)|4.25倍|
#### 异构多核心系统组件优化组合的自适应离线调优策略
近年来,异构多核心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这些平台上进行性能优化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编译器进行的优化往往由于缺乏动态信息和运行时环境而受到限制,导致应用程序的性能可移植性较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离线调优策略。该策略通过提供同一接口的多个实现,根据调用上下文进行互换使用,并将组合选择暴露给编译器、部署时组合工具和/或运行时系统。使用离线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提高运行时组合的精度,减少运行时开销,并提高性能可移植性。
PEPPHER组件模型提供了一种基于XML的元数据语言,用于指定描述符,外部注释PEPPHER组件和接口。组件是一个遵循PEPPHER接口的注释软件模块,可能有多个实现变体。组件元数据包括实现的接口、依赖关系、编译命令、可调参数、平台和资源要求,以及可能的静态性能模型。
为了更好地利用不同类型的处理单元,需要一个合理的性能模型来预测给定上下文实例下最快的实现变体。构建性能模型的两种趋势是分析模型和经验模型。由于现代计算机系统过于复杂,经验模型从目标系统上的测试代码测量中构建,变得更加实用。机器学习技术在构建经验模型方面显示出潜力。
经验自动性能调优可以在线或离线进行。在线学习在运行时进行,需要一定数量的代表性执行才能提供可接
0
0
复制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