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钢铁集团企业网络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与架构设计

DOC文件

177KB | 更新于2025-11-05 | 112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钢铁集团企业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网络通信与信息管理需求。《钢铁集团企业网络信息系统方案.doc》文档中详述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旨在实现集团公司内部的产销一体化,以及为下属企业的网络系统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网络接口和扩展空间。 首先,文档强调了整个网络系统的结构设计,提出了以中心机房为网络信息中心,各个分支办公地点如GS、DS、XS、KS设为网络分中心的星型三级网络拓扑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中心节点与分中心节点之间的高速可靠接入,从而确保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扩展性。在网络主干规划方面,文档将整个企业网络的交换设备分为三个级别:中心节点设备、分中心节点设备和支干节点设备。 中心节点设备位于ERP系统数据中心,是整个企业网络的核心。它不仅承担着全网中心数据的存储与转发任务,还直接与服务器群连接。为了保证核心层的高速数据转发,文档中提到采用双机方式,在中心节点安置两台OS8800交换机,两台OS8800交换机间经过4个千兆链路聚合,实现8G主干带宽,并通过VRRP实现互相备份。此外,每台设备均采用全冗余配置(管理模块冗余、电源冗余、风扇冗余等),以确保核心节点的高可靠性。 分中心节点设备主要由企业信息点相对集中的GS、DS、XS、KS四个节点构成,它们为各部门支干节点提供高速、可靠的接入服务,并实施各种策略来实现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控制,确保数据传输的最优路径。 支干节点设备位于企业各生产单位或职能部门,是为最终用户提供访问网络资源的途径。为了确保企业网络的安全建设,文档中提到对主要的生产单元通信线路均提供链路热备份,并提供很好的路由、资源访问控制等功能。 在设备选型及配置原则方面,核心设备采用两台全冗余配置的阿尔卡特OmniSwitch8800交换机,两台交换机间通过实施VRRP,实现虚拟路由的功能。这一设计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由于主交换设备的故障而造成整个网络瘫痪的风险。同时,为了避免线路故障带来的影响,所有二级接入设备采用“链路聚合”、“STP”、“路由冗余”的方式,实现线路备份。在GS、DS、XS三个分中心节点配置OmniSwitch7800交换机(每台均配置冗余电源、冗余管理模块),采用双链路+链路聚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一旦一条线路或中心的任意一台核心设备出现故障,都能够通过备用链路或备用设备自动切换,保证数据链路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整个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钢铁企业的特殊需求,如高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通过上述的设计和配置,该网络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还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扩展空间。此外,通过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设备,确保了网络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传输,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钢铁集团企业网络信息系统方案.doc》不仅详细描述了网络系统结构设计和设备选型配置原则,还强调了如何通过这些设计和配置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这份方案对于钢铁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关推荐

可爱豆豆乐
  • 粉丝: 7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